(此評等準則已被於2008年4月15日公佈之"
Criteria | Corporates | General: 2008 Corporate Criteria: Analytical
Methodology" 取代)
信用評等制度在國內係屬新創,中華信用評等公司為協助授信機構貸款人、授信關係人及固定收益投資人更明確的瞭解企業信用風險,爰針對進行企業評等時所考量之主要因素編製本手冊,以簡短之解釋說明企業信用評等之方法。
企業評等主要著重於:「營運風險」與「財務風險」兩項分析。評等分析並不侷限於各項財務數字的檢驗。事實上,為正確評估對於授信案件的保障程度,中華信用評等之分析工作必須涵蓋受評人的一切商業活動,包括檢視其營運基本面,判斷其競爭狀況,並衡量其經營管理策略。
當然評等分析有些時候會受財務數字(如槓桿比率與利息保障倍數等)相當的影響;但有時則幾乎取決於營運風險。就受評公司之營運風險與財務風險高低之不同,本公司將針對各項因素的差異作一平衡的分析。換個角度而言,一個企業營運風險的高低,將決定其在不同信用等級時所能承受財務風險的範圍。
中華信用評等公司對企業之信用評等係從評估該企業所處之環境開始。為決定業內各企業所面臨營運風險的程度,本公司將分析該產業的動態變化。這些分析強調產業未來的展望及影響產業競爭的因素。對於各項可能影響產業未來之成長、穩定或衰退,與產業景氣循環的因素,本公司都將加以評估。一個產業受科技改變、勞工風潮與政府干預影響的程度,同是分析重點。投資期較長或有生產設備較特殊的產業,其面臨的風險較高。益增的業界競爭亦為另一個重要分析項目。
產業風險容易對特定產業的公司或事業之信用評等造成重大的影響。基本上,無論一家公司的財務心態保守程度為何,若其廣泛的投入一種產業風險高於平均水準的行業,則將很難想像本公司會評以「twAAA」之信用等級。儘管如此,本公司評等作業對受評公司在業內地位的強調,仍多過其所屬產業本質上的風險。
本公司所考慮的產業及業務要素包括:
成長潛力
- 決定收入的因素
- 發展中,已成熟、或衰退中的市場
- 景氣周期的程度
- 科技變更的速度
競爭環境
- 產品本質(價格競爭激烈產品或差別化產品)
- 競爭對手
- 進入障礙
- 進口競爭
- 法規環境
財務特性
- 營運槓桿程度
- 資本密集度
- 設備融資需求
- 關鍵成本要素
- 研發經費需求
公司狀況
- 整體市場佔有率
- 成本控制
- 生產效率
- 生產應變能力
- 原料來源
- 研發能力
- 經營分散程度
所有權
- 與母公司的關聯程度
-財務方面
-管理方面
-營運方面
-研發及技術支援
-此子公司是否為集團之運作核心
-相對規模
- 至於對子公司或由一主要股東所控制的聯屬企業作評等時,因為母公司之信用可能增強或減損子公司或聯屬企業單獨的評等,故必須另外檢測其母公司的信用品質。若此子母公司關聯程度薄弱,則所評等分析重點將集中於子公司或關係企業。
評估競爭狀況與營運環境之後,即進行財務項目的分析工作。評估財務風險需要利用許多量化的方法,尤其是借重各式財務比率。評等指標往往因產業之不同而有相當大的差別。且財務比率之運算,每每因各公司的差異作若干分析調整。
會計品質
評等工作仰賴簽證過的會計資料,但評等過程並非對受評公司的財務記錄作任何稽核。財務資料的分析必須從檢視會計品質開始,以便用以決定導自財務報表的比率與統計資料,是否能正確地衡量該公司之營運績效與同業的比較後之市場地位等。這些檢視項目包括合併報表、收入認定、折舊方法、資本化利息及資產負債表外的負債等。有時分析必須做調整,以更接近事實。
財務政策
就中華信用評等公司之分析而言,企業主管階層對於財務風險方面的政策與經營哲學具有相當的重要性。下列乃是我們在評估一家公司的財務政策時所必須加以考慮的特定項目:
- 特定財務目標(投入資本報酬率、財務槓桿及現金流量的變數等)
- 會計政策
- 受評人發行股權或出售資產的意願與能力
- 現金股利政策
- 與母公司的關聯程度
本公司對受評公司之計劃與政策的執行績效,會依事實來判斷:例如論及財務槓桿目標時,必須以其過去的紀錄以及影響業務的財務動態變化作考量。如果受評公司並未實行其所宣示的政策,除非該公司先前已建立良好信用,則本公司可能因存疑而將評等做若干修正。這點在受評企業面臨營運壓力或重整,而本公司又必須作出評等結果時,就會成為考量的關鍵。
獲利能力與盈餘保障
獲利潛力是決定信用保障的要件。營業利益率與資本報酬率高的企業,其本業產生資金與承受業務反轉的能力較強。獲利能力可謂企業資產價值的最佳證明。帳列獲利數字有時需作調整,俾能確切反應該公司真實的獲利能力。可能調整的項目包括非常收益或損失、子公司未匯回母公司之股權收益、資本化利息、出售投資或固定資產之非經常性利得或損失。
以下為衡量獲利能力的主要因素:
- 稅前利息保障倍數
- 投入資本(借款加股東權益)報酬率
- 營業利益率(營業收益佔銷貨之百分比)
- 各項業務的獲利
各項財務比率絕對值的大小固然重要,收入的趨勢與品質亦是相當重要-例如,身處產業變動大的公司,比起處於產業狀況穩定的公司,需要更高的獲利能力以為保障。
本公司分析的範圍甚廣,由受評公司過去的表現,至預期未來的獲利能力,均囊括在內。因為評等是評估如期還款的可能性,所以各項分析都強調受評公司未來的表現。雖然如此,評等工作並非意圖精確預測受評公司未來的績效,或指出景氣循環時機;而僅係基於一定範圍的經濟條件或競爭態勢,以考慮受評公司未來表現的變化。
資本結構
如同盈餘保障一般,企業的資產組合與產業風險,是決定其適當槓桿程度的重要因素。可產生穩定現金流量的資產,其得以因應的債務融資程度,將遠大於身處變動幅度大或景氣循環高的市場之資產。本公司藉以衡量企業槓桿程度的關鍵比率為:
- 總借款 /(總借款+股東權益)
- 淨借款 /(淨借款+股東權益)
於計算財務比率時,欲認定何為「借款」、何為「權益」並非易事。以下是必須考量的因素:
- 營業租賃
- 合資企業與未合併子公司的借款
- 保證
- 資產價值
現金流量適足性
一般會計概念認為,本金與利息償付來自盈餘;然而實際款項支付卻往往動用現金。雖然現金流量與帳列盈餘有密切關係,但許多交易與會計分錄,仍可以只更動現金流量或帳列盈餘兩者之一,而維持另一項不變。分析現金流量的模式,可以顯露企業之償債能力與其帳列盈餘的差距。
財務比率可以顯示企業現金流量與借款總額、償債情形及業務需求等之間的關係。因為現金並非只用以償還借款,所以必須知悉企業必要支出的範圍,方能衡量其得以因應債務的狀況,或需另行舉債的程度。
以下比率必須加以研討:
- 來自營業的現金 / 總借款
- (來自營業的現金+利息支出) / 利息支出
- 來自營業的現金 / 資本支出
- 自由現金流量 / 總借款
財務應變性
以上各項要素,如獲利能力、資本結構與現金流量等的分析,均是為了檢測企業整體的財務健全程度。除此之外,其他的考量因素尚包括:
- 貸款合約中的限制條款
- 已承諾而尚未使用之銀行授信額度
- 現金及短期投資
- 出售資產的能力
- 已抵押之資產比例
- 母公司可能支持的程度
- 可出售的資產
|